essuess
添加时间:事实上,此前科远智慧审议通过的议案是“拟使用不超过4亿元自有资金投资风险可控、流动性较高的理财产品”。而中融信托这款产品是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不承诺保本保息。科远智慧频繁投资该产品的行为引来上交所注意,并问询“是否可控制上述产品的最终投向、是否属于风险投资”。
作者在文中称,作为农业经济学家,他知道贸易战没有赢家。他在亚利桑那州的棉花和苜蓿农场长大,有切身体会,深知生产者希望进入市场,而不是政府救济。如果与中国的贸易冲突继续下去,很可能会给整个农业部门以及整个美国经济留下永久伤疤。文章称,中国是美国农产品的第二大出口市场,仅次于加拿大。这意味着农产品在中国两轮报复性征收15%至25%关税的产品中占了绝大部分。
这就意味着,面对美国的状况,其实即使在2030年美国拥有了计划之内的装备,也难以拥有一击制胜的实力,因为老迈的B52轰炸机显然不足以面对中国和俄罗斯的战略制导导弹,这还是在中俄在近几年导弹方面不发展的情况之下。(作者署名:利刃巨透社)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行动计划》提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总目标是“到2020年,上海基本确立以人民币产品为主导、具有较强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和辐射能力的全球性金融市场地位,基本形成公平法治、创新高效、透明开放的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迈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预期性指标:一是金融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到2020年,参与上海金融市场的境外投资者规模显著扩大,国际债券规模显著增加,上海金融市场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上海外汇市场交易规模显著扩大。二是金融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显著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安排更加完善。三是金融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到2020年,上海金融人才结构明显优化,金融发展环境的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能力有效提高。
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聚焦服务业重点领域和发展短板,促进商务服务、流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发展,健康服务、家庭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以航运物流、旅游服务、文化创意、人力资源服务、会议展览及其他专业服务等为重点,构建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协作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推进粤港澳物流合作发展,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和冷链物流,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建设国际物流枢纽。支持澳门加快建设葡语国家食品集散中心。推动粤港澳深化工业设计合作,促进工业设计成果产业化。深化粤港澳文化创意产业合作,有序推进市场开放。充分发挥香港影视人才优势,推动粤港澳影视合作,加强电影投资合作和人才交流,支持香港成为电影电视博览枢纽。巩固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高端会议展览及采购中心的地位,支持澳门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议展览品牌。深化落实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对港澳服务业开放措施,鼓励粤港澳共建专业服务机构,促进会计审计、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管理咨询、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建筑及相关工程等专业服务发展。支持大湾区企业使用香港的检验检测认证等服务。
近年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改革开放过程中取得了重要进展,进一步巩固了以较齐备的金融市场体系为支撑的、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地位。一是上海金融市场体系基本确立,已成为国际上金融市场门类最为完备的城市之一。集聚了股票、债券、货币、外汇、黄金、期货、票据、保险等各类金融要素市场,2018年上海金融市场成交总额1645.8万亿元,同比增长15.2%,全国直接融资总额中的85%以上来自上海金融市场。二是上海金融机构体系日益健全,已成为中外金融机构的重要集聚地。在沪金融机构总数达到1605家,2018年新增68家。三是上海金融开放步伐不断迈进,已成为中国内地金融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外资金融机构占上海金融机构总数近30%。“债券通”“沪港通”、原油期货、黄金国际板等相继启动,银行间债券、外汇、货币等市场加快开放。四是上海金融改革创新不断深入,已成为我国金融改革创新的先行区。多年来,国家大力支持上海在金融改革开放方面先行先试,推出了一系列创新开放举措,为全国金融改革探索了路径。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五年来,共发布9批110个金融创新案例,20多项举措陆续在全国其他地方复制推广。五是上海金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已成为中国金融发展环境最完善的地区之一。上海金融法院、金融纠纷调解中心、金融仲裁院等陆续成立。上海市开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陆家嘴金融城、沿黄浦江金融集聚区建设成效明显。成功举办了十届的陆家嘴论坛,已经成为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端金融论坛。2018年全年,上海实现金融业增加值5781.6亿元,同比增长5.7%,占全市生产总值17.7%,占全国金融业增加值的8.4%,居全国城市之首。2018年9月,“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中,上海升至全球第5位。